出處: 方劑學
功能: 宣暢氣機、清利濕熱
主治: 濕溫初起及暑溫夾濕,邪在氣分。頭痛惡寒,身重疼痛,面色淡黃,胸悶不饑,午後身熱,舌白不渴,脈弦細而濡等。
成份: 苦杏仁二錢五分,通草一錢,淡竹葉一錢,薏苡仁三錢,滑石三錢,豆蔻一錢,厚樸一錢,清半夏二錢五分
服用方法:成人每日二次,每次5g或遵照註冊中醫師指示服用 。
現代應用參考: 本方調整胃腸道運動及分泌功能,抗菌,抗炎,解熱,利尿,鎮痛。主要用於:腸傷寒(初期)、急性胃腸炎、急慢性腎盂腎炎、波狀熱,見頭痛惡寒,身重疼痛,面色淡黃,胸悶不飢,午後身熱,小便短少,舌苔白而薄膩,脈濡者
【方義】杏仁宣通上焦肺氣,使氣化有助于濕化;白蔻仁開發中焦濕滯,化濁宣中;苡仁益脾滲濕,使濕熱從下而去;三藥為主,故名「三仁」。輔以半夏、厚朴除濕消痞,行氣散滿;通草、滑石、竹葉清利濕熱。諸藥合用,共成宣上、暢中、滲下之劑,而有清熱利濕,宣暢濕濁之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