功能: 利水滲濕、溫陽化氣
主治: 外有表證,內停水濕。頭痛發熱,煩渴欲飲,或水入即吐,舌苔白,脈浮。水濕內停,嘔吐泄瀉等証。痰飲,臍下動悸,吐涎沫而頭眩、或短氣而咳者。
成份: (每10g 濃縮顆粒)
豬苓二錢四分 澤瀉四錢 白朮二錢四分 桂枝一錢六分 茯苓二錢四分
服用方法:成人每日二次,每次5g或遵照註冊中醫師指示服用 。
現代應用參考: 本方利尿,調節水液代謝,護肝,增強免疫功能,調整血液循環,改善腎功能。用於感冒性吐瀉,胃腸炎、胃弛緩、胃下垂、留飲症、自家中毒、水逆,消化不良、惡阻、暈船、唾液過多症、腎炎、心臟性水腫、尿毒、陰囊水腫、習慣性頭痛、偏頭痛、三叉神經痛、日射病、淚囊炎、結膜炎、目星、夜盲症、皮膚水疱、水痘、青光眼、梅尼爾氏症候群。
【方義】本方主治水濕內停,膀胱氣化功能減弱,以致口渴水入即吐,小便不利,並有表證未解而頭痛發熱諸症。因表邪未解,外循太陰經脈,內傳太陽膀胱之腑而致膀胱氣化不利,水蓄下焦形成太陽經腑兩病。所以外則頭痛發熱,脈浮,內則小便不利。水蓄下焦。津液不能輸布,故煩渴欲飲,這叫「蓄水」證;若水停于胃,則水入即吐,名為「水逆」證;脾虛不運,脾不制水,水濕流溢肌膚、經脈,故水腫身重;水注大腸故泄瀉。總的原因屬於停飲蓄水為患,方用茯苓、豬苓、澤瀉,通調水道,瀉濕利水;白朮健脾燥濕;四藥同用具有祛濕利尿的作用。桂枝能溫通陽氣,增強膀胱的氣化功能,使小便通利;又能解除頭痛、發熱等表證,并促進滲濕利水的藥物充分發揮作用。因此本方的治療作用,就在于化膀胱之氣以利水,運脾陽之機以制水,輸津于皮毛以發汗,蒸液于口舌以止渴。
【辨證要點】1. 小便不利。 2. 吐瀉。 3. 痰飲吐涎沫。 4. 苔白。 5. 脈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