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處: 方劑學
功能: 益氣發汗、散風祛濕
主治: 外感受風寒濕邪,正氣不足,憎寒壯熱,頭痛項強,身體煩痛,無汗,胸膈痞滿,鼻塞聲重,咳嗽有痰,苔白膩,脈浮軟者。也用於瘡瘍、痢疾等病證初起,見有上述症狀者。
使用注意:非夾表證不可用。
成份 (每10g 濃縮顆粒)
柴胡二錢四分 前胡二錢四分 川芎二錢四分 人參二錢四分 羌活二錢四分 薄荷八分 茯苓二錢四分 獨活二錢四分 桔梗二錢四分 爁甘草二錢四分 生薑八分 麩炒枳殼二錢四分
現代應用參考: 感冒、流感、咳嗽、支氣管炎、瘡瘍、蕁麻疹、濕疹、眼疾、麻疹、痢疾。
【方義】本方原為兒科方劑,因小兒元氣未充,抗病力弱,感受外邪,因正氣不足、不易鼓邪外出,故補氣兼解表藥合用,以扶正兼祛邪。方中人參益氣扶正;羌、獨並用,善於發汗解表,祛風除濕,與人參合用,更加有祛邪外出之力,加強解表之效;川芎辛溫芳香,既可助羌、獨以發汗祛表邪,又可活血行氣,加強宣痹止痛之效;柴胡解肌退熱;桔梗、枳殼、前胡、茯苓宣降肺氣,理氣化痰;甘草調和諸藥,再加入少量生薑,薄荷可增辛散解表之功。本方為“逆流挽舟”法之代表方劑之一,亦可用於病邪由表陷裡而成的痢疾,泄瀉證。
【辨證要點】1. 外感風寒濕邪。 2. 發熱惡寒無汗。 3. 體痛咳嗽。 4. 瘡瘍發疹。 5. 脈浮濡無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