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處: 方劑學
功能: 和解攻裏
主治: 少陽陽明合病。症見往來寒熱,胸脅苦滿,嘔不止,鬱鬱微煩,心下滿痛或心下痞硬,大便秘結,舌苔黃,脈弦有力。
成份 (每10g 濃縮顆粒)
柴胡四錢 黃芩二錢四分 白芍二錢四分 半夏二錢四分 枳實二錢四分 大黃一錢六分 生薑四錢 大棗二錢
服用方法:成人每日二次,每次5g或遵照註冊中醫師指示服用 。
現代應用參考:本方退熱、利膽、通便。用於肝臟機能障礙、肝膿瘍、膽石症、膽囊炎、高血壓、胰腺炎、胃炎、胃、十二指腸潰瘍、便秘、喘息、赤痢、糖尿病、肥胖症、感冒、耳鳴。
【方義】本方是由小柴胡湯去人參、甘草、加大黃、枳實、芍藥而成,可謂小柴胡湯與小承氣湯兩方加減而成;是和解與瀉下並用的方劑。方中重用柴胡為君,與黃芩合用,以祛少陽之邪。輕用大黃並配枳實,以瀉陽明熱結共為臣藥。芍藥緩急止痛與大黃相配可治腹中實痛,與枳實為伍,可治氣血不和之腹痛煩滿不得臥;半夏和胃降逆止嘔,配以生薑,治嘔逆不止俱為佐藥;大棗與生薑同用,能和營衛,調和諸藥為使也。諸藥共用,既可和解少陽,又能內瀉熱結,使少陽,陽明之邪得以雙解。
【辨證要點】1.外有表邪內有裡實。 2. 往來寒熱。 3.胸脅苦滿。 4. 口苦而嘔。5. 大便 或秘或利。 6. 脈弦有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