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處: 方劑學
功能: 清腸濕熱、疏風行氣
主治: 濕熱內蘊,腸風,舌紅,脈弦數者。
成份: (每10g 濃縮顆粒)
炒槐花五錢三分 炒側柏葉 四錢 炒枳殼二錢七分 炒荊芥穗二錢七分
服用方法:成人每日二次,每次5g或遵照註冊中醫師指示服用 。
現代應用參考: 本方止血,消炎,增強胃腸運動的收縮節律。用於消化道出血、潰瘍性結腸炎、痔瘡、肛裂。
【方義】本方適用於陰虛火旺,發熱盜汗之證。方中熟地、生地、當歸滋陰養血、育陰制火;黃芩、黃連、黃柏,清熱瀉火除煩;汗多傷衛,腠理不固,故倍用黃耆,益氣實衛固表,合當歸、熟地以益氣養血、氣血充則腠理密而汗不易泄,合三黃以扶正泄火,火不內擾,則陰液內守而汗可止。
【辨證要點】1. 陰虛發熱盜汗。 2. 面赤心煩。 3. 口乾舌燥。 4. 便難尿赤。 5. 舌紅脈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