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處: 方劑學
功能: 益氣清熱、降逆止嘔
主治: 久病體弱,胃虛有熱所致的呃逆,或嘔噦,舌質嫩紅,脈虛數。
成份: (每10g 濃縮顆粒)
陳皮四錢 竹茹二錢七分 大棗四錢 黨參八分 甘草四錢 生薑六錢七分
服用方法:成人每日二次,每次5g或遵照註冊中醫師指示服用 。
現代應用參考: 現代醫學認為本方促進胃蠕動,止嘔吐。主要用於:慢性胃炎、妊娠反胃、幽門不完全性梗阻,見呃逆,嘔吐,舌質嫩紅。
【方義】呃逆之證,皆因胃氣不能和降而起,但有寒熱虛實之分。本方證因胃虛有熱,氣逆不降所致。胃虛宜補,有熱宜清,氣逆宜降,故立清補降逆之法。方中橘皮辛溫,行氣和胃以止呃;竹茹甘寒,清熱安胃以止嘔,皆重用為君藥。人參甘溫,益氣補虛,與橘皮合用,行中有補;生薑辛溫,和胃止嘔,與竹茹合用,清中有溫,共為臣藥。甘草、大棗助人參益氣補中以治胃虛,並調藥性,是為佐使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