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處: 方劑學
功能: 清暑益氣、養陰生津
主治: 暑傷氣津,症見身熱汗多,心煩口渴,體倦少氣,舌質紅,苔薄白而乾,脈虛數。
使用注意: 傷暑而無氣虛證者,不宜服。單純暑證,高熱煩渴者,忌用本方。若暑病挾濕,舌苔厚膩者,忌用本方。
成份 (每10g 濃縮顆粒)
西洋參一錢三分 石斛四錢 麥冬二錢四分 淡竹葉一錢六分 荷梗四錢 知母一錢六分 甘草八分 粳米四錢 西瓜皮八錢 黃連八分
現代應用參考: 現代醫學認為本方退熱,解暑,強心,調整水液代謝。主要用於中暑、小兒夏季熱,見身熱汗多,心煩,口渴,尿赤短少,體倦少氣,自汗,精神不振,脈虛數者。
【方義】本方適用於素體氣虛、復感暑濕之邪。方中黃耆補中益氣;人參益氣生津;麥冬養胃生津止渴;蒼朮、白朮健脾燥濕和中;黃柏清熱燥濕殺菌;神麴健脾開胃助消化;青皮、陳皮理氣化滯;升麻、葛根解肌退熱驅毒,生津止渴;當歸甘潤、防理氣藥耗傷陰血;澤瀉,利水滲濕瀉熱;五味子,生津歛汗;甘草益氣和中,調和諸藥。
【辨證要點】1.夏天體倦身熱。2.煩渴多汗。3.納呆便溏。4.苔膩。5.脈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