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處: 方劑學
功能: 清熱利濕、潤肺利咽
主治: 心胃之熱上沖,牙齦、咽喉腫痛,口舌生瘡,目赤腫痛;濕熱黃疸,陰虛盜汗,胃脘疼痛。
使用注意: 素體陽虛,潰瘍日久難愈,肢冷,腰膝酸楚,溲清,舌嫩有齒痕,脈沉細等腎陽不足,陰損反陽,水不濟火,虛火上炎之證,不宜用此方。
成份 (每10g 濃縮顆粒)
生地黃一錢六分 熟地黃一錢六分 天冬一錢六分 麥冬一錢六分 枇杷葉一錢六分 黃芩一錢六分 石斛一錢六分 麩炒枳殼一錢六分 炒甘草一錢六分 茵陳一錢六分
服用方法:成人每日二次,每次5g或遵照註冊中醫師指示服用 。
現代應用參考: 口腔炎、口內潰瘍、扁桃腺炎、黃疸、咽喉炎、齒齦炎、結膜炎、舌炎、舌癌。
【方義】方中生、熟地黃,養肝腎之陰,補先天之本;天冬,麥冬養肺胃之陰,使後天之陰得養;石斛養陰潤燥;枇杷葉清胃熱,止嘔逆;黃芩,茵陳清熱利濕退黃;枳殼行氣健脾;甘草和中調和諸藥。
【辨證要點】1.口內炎。2.身熱(肌熱)。3.舌紅少苔 4.黃疸。5.尿短便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