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處: 方劑學
功能: 疏肝補脾
主治: 肝鬱脾虛。症見腸鳴腹痛,大便泄瀉,瀉必腹痛,舌苔薄白,脈弦而緩。
使用注意:該方性偏溫燥,對脾陰虛,濕熱內蘊,及邪熱內迫所致的泄瀉,不宜使用。
成份 (每10g 濃縮顆粒)
麩炒白朮四錢八分 炒白芍三錢二分 炒陳皮二錢四分 防風三錢二分
服用方法:成人每日二次,每次5g或遵照註冊中醫師指示服用 。
現代應用參考: 現代醫學認為本方調整肝脾功能,消炎止瀉,止痛。主要用於:慢性結腸炎、結核性腸炎、過敏性結腸炎及急性腸炎等病的土虛木乘之痛瀉證,見腸鳴,腹痛,泄瀉,腹痛必瀉而瀉後稍舒,苔薄白。
【方義】本方所治之腹痛泄瀉是由肝旺脾虛,木乘脾土,脾受克制,運化失常所致,治以疏肝補脾法。方中白朮健脾燥濕,白芍養血調肝、緩急止痛,共為主藥;陳皮和中化濕,理氣醒脾,防風散肝舒脾,共為佐使藥。四藥相配,補中寓疏,瀉肝補脾,調和氣機,則痛瀉可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