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處: 方劑學
功能: 解肌發汗
主治: 外感風寒,出現惡寒發熱,項背強急,無汗,脈浮緊等症。
使用注意:本品含麻黃, 不宜長期服用, 使用前請咨詢醫師意見。
成份 (每10g 濃縮顆粒)
葛根三錢二分 麻黃二錢四分 生薑二錢四分 桂枝一錢六分 炙甘草一錢六分 白芍一錢六分 大棗四錢八分
服用方法:成人每日二次,每次5g或遵照註冊中醫師指示服用 。
現代應用參考: 感冒、流感、頸項痠痛、肩周炎、神經痛、腸炎、蕁麻疹、上呼吸道感染、鼻炎、中耳炎、齒痛、皮膚疾病。
【方義】本方為外感無汗惡寒項背強急時之發汗劑,作感冒藥使用之機會最多,且有著效,並可治腸炎與赤痢初起,發熱有惡寒者。本方即在桂枝湯中,加入葛根與麻黃。方中葛根居主位,葛根能升津清肌,促進身體表面之血液循環,使之解熱,並能促進腸管之收縮,使容易排泄;麻黃配合甘草可治咳嗽,緩和身體表面的緊縮,酌合桂枝有發汗作用;桂枝可調節血行;白芍有促進消化系統之機能及強壯的作用;甘草可解肝臟之毒;大棗有滋潤之功;生薑可助血行,扶中而通脈。故本方不但為熱性病在表證時所常用,對於非熱性其他雜病,不論有無發熱,惡寒,凡脈浮有力,項背部有緊張感及炎症充血,或自下痢,或急性痙攣等症狀者,均可使用,範圍甚廣。
【辨證要點】1. 項背強痛。 2. 無汗。 3. 或下利。 4. 苔薄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