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處: 方劑學 來源: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
功能: 解表化濕、理氣和中
主治: 外感風寒,內傷濕滯。霍亂吐瀉,發熱惡寒,頭痛,胸膈滿悶,脘腹疼痛,舌苔白膩,以及山嵐瘴瘧等。
成份: (每10g 濃縮顆粒)
廣藿香四錢 紫蘇葉一錢三分 大腹皮一錢三分 生薑八分 茯苓一錢三分 白朮二錢七分 半夏曲二錢七分 陳皮二錢七分 桔梗 二錢七分 炙甘草三錢三分 白芷一錢三分 薑厚樸二錢七分 大棗四分
服用方法:成人每日二次,每次5g或遵照註冊中醫師指示服用 。
現代應用參考: 本方健胃,鎮吐,緩解胃腸平滑肌痙攣,調整胃腸功能,抗菌,抑制流感病毒,解熱,利尿,祛痰。用於胃腸型感冒、急性胃腸炎、中暑、嘔吐、急慢性腎炎、霍亂吐瀉、不服水土、小兒食傷。
【方義】本方是以二陳湯為基礎,再加入疏解外邪及調理脾胃之品而組成的,適用於外感風寒,內傷飲食濕滯之證常用方劑,對於四季感冒,尤其夏季感寒傷濕,脾胃失和者最為適宜。方中用藿香為君,以辛散風寒,又能芳香化濁,且兼升清降濁,善治霍亂;臣以蘇葉、白芷辛香發散助藿香外解風寒,兼可芳香化濁;半夏、陳皮燥濕和胃,降逆止嘔;白朮、茯苓健脾運濕,和中止瀉;厚朴、腹皮行氣化濕,暢中除滿;并佐以桔梗宣肺利膈,既利于解表,又益于化濕;生薑、大棗、甘草調和脾胃,且和藥性共為使。諸藥相合,使風寒外散,濕濁內化,清升濁降,氣機通暢,諸症皆除。
【辨證要點】1. 夏月時感或四時感冒、風寒束表、濕滯脾胃。 2. 寒熱頭痛、腹痛吐瀉 。 3. 舌苔白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