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處: 方劑學
功能: 活血化瘀、行氣止痛
主治: 胸中血瘀證。可見頭痛、胸痛日久不愈,痛如針刺而有定處,或呃逆日久不止,或內熱煩悶,心悸失眠,入暮潮熱,或舌質黯紅,舌邊有瘀斑,唇黯或兩目黯黑,脈澀或弦緊。
成份: (每10g 濃縮顆粒)
桃仁三錢二分 紅花二錢七分 當歸二錢七分 生地黃二錢七分 川牛膝二錢七分 桔梗一錢三分 川芎一錢六分 赤芍一錢六分 枳殼一錢六分 甘草八分 柴胡八分
服用方法:成人每日二次,每次5g或遵照註冊中醫師指示服用 。
現代應用參考:本方抗凝血,擴張血管,改善血液循環,解痙,鎮痛,鎮靜。用於心律不整、慢性冠狀動脈疾病、高血壓、高血脂症、心絞痛、動脈硬化、胃炎、肝硬化、慢性肝炎、三叉神經痛、頭痛眩暈、偏頭痛、脫髮、精神分裂症、不孕症、閉經、月經過多症、癲癇、視網膜病變、靜脈炎、行血障礙。
【方義】本方原是治療血瘀胸部,氣機不暢,以致胸痛煩悶等的方劑。瘀血內阻胸中,故為胸痛煩悶,心悸失眠;瘀阻清陽不升,故上為頭痛(無表邪、無里症,無氣虛及痰飲等症);胃有瘀熱上衝,或食道、會厭有血瘀阻滯,則為呃逆乾嘔或飲水即呃;氣鬱不舒,則急躁善怒,其面、唇、舌、脈的見症,皆為瘀滯之象。前人認為本症乃血瘀氣鬱,陽氣不得宣發所致。故本方採用了升陽解鬱,活血祛瘀之法以開胸止痛。全方是以桃紅四物湯與四逆散(枳殼易枳實)合方,再加桔梗、牛膝而成。桃紅四物湯活血祛瘀;四逆散疏肝解鬱;加桔梗開胸膈之氣,與枳殼、柴胡同用,尤善開胸散結;牛膝引瘀血下行,一升一降,促使氣血更易于運行。本方不僅行血分之瘀滯,又能解氣分之鬱結,活血而不耗血,祛瘀又能生新。配合成方,不僅適用於血瘀所致的上述病症,并可作為通治一切氣滯血瘀之方。
【辨證要點】1. 胸痛或頭痛如針刺。 2. 痛處不移。 3. 唇紫舌黯。 4. 脈弦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