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處: 方劑學
功能: 健脾祛濕、化痰熄風。
主治: 風痰所致的眩暈,頭痛,兼胸膈痞悶、舌苔白膩、脈滑數等症。
使用注意:凡肝陽上亢而致的眩暈頭痛忌用。
成份: (每10g 濃縮顆粒)
白朮二錢七分 甘草五分 生薑八分 大棗八分 半夏二錢七分 天麻一錢六分 茯苓二錢七分 橘紅一錢六分
服用方法:成人每日二次,每次5g或遵照註冊中醫師指示服用 。
現代應用參考: 現代醫學認為本方降低腦血管阻力,擴張腦血管,改善腦循環,鎮吐,利尿,消除迷路水腫。主要用於:嗜睡症、中風先兆、原發性高血壓、耳源性眩暈、腦動脈硬化性眩暈、神經衰弱;見眩暈,頭痛,胸膈痞悶,噁心嘔吐,不思飲食,舌苔白膩。
【方義】痰厥之證係因脾胃內傷,虛風內作,引起風痰上逆之證。方中以半夏天麻為主藥,因半夏能燥濕化痰,降逆止嘔,凡痰厥頭痛,非半夏不能除;天麻有定風草之名,凡虛風內作、頭旋目眩、非天麻不能定。痰多滯濁故以神麴、麥芽以消之;痰多水濕故以二朮、苓、澤利之;痰能阻氣故以陳皮行之、乾薑溫之,黃柏清之;人參黃耆則用以溫中補氣。
【辨證要點】1. 眩暈頭痛。 2. 首昏如蒙。 3. 苔白膩。 4. 脈弦。 5. 嘔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