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處: 方劑學
功能: 清熱解毒、疏風透邪、消腫利咽
主治: 用於積熱而致的咽喉腫痛,痰涎壅盛,及乳蛾、喉痹、喉癰、重舌、木舌,或胸膈不利,煩躁飲冷,大便秘結等症。
成份: (每10g 濃縮顆粒)
金銀花八分 防風八分 荆芥八分 薄荷八分 桔梗八分 大黄一錢六分 芒硝一錢六分 黄芩八分 黄連八分 梔子八分 連翘八分 玄参八分 牛蒡子八分 甘草八分
服用方法:成人每日二次,每次5g或遵照註冊中醫師指示服用 。
現代應用參考: 急性扁桃腺炎、急性咽喉炎、口腔潰瘍、腸病毒、疱疹性咽峽炎。
【方義】本方為解毒、清熱、瀉下三法結合之方。適用於外感風邪內有蘊熱,表裡皆實之證。本方是以銀翹散合調胃承氣湯加黃連解毒湯去黃柏加防風,玄參而成,故能治風熱表證兼見上下二焦之鬱熱證。方中荊芥、防風、薄荷疏風解表;銀花、連翹、牛蒡子、桔梗、竹葉清熱瀉火解毒;黃連清胃中之火;黃芩清肺解毒;梔子瀉心火以除煩;大黃、芒硝瀉熱通便,導熱下行,玄參清熱利咽生津,甘草調和諸藥。
【辨證要點】1. 外感風熱發熱惡寒。 2. 咽痛煩躁。 3. 口渴飲冷。 4. 便秘。 5. 舌紅苔黃。